close




作者:伊坂幸太郎
譯者:王華懋
出版:獨步文化


 這本書有個亂七八糟的書名,還有個亂七八糟的開頭。

   

   「要不要一起搶書店?」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,椎名加入的現在式,和兩年前的過去式。兩段有著微妙連接的時空,穿插著相同的角色和新加入故事的大學新鮮人,因為Bob Dylan結下的緣分。

    椎名拿著父親經營大半生鞋店所得的小小積蓄,來到小鎮上求學。一首「隨風而逝」讓他結識了神祕的隔壁鄰居「河崎」,意外收到「搶書店」的邀約。

 

    於是他得到一個教訓:沒有趕搶書店的覺悟,就不該去向鄰居打招呼。

 

    兩年前的琴美和不丹戀人多吉,為了找尋失蹤的寵物店柴犬,在禁止進入的公園內意外地聽到少年們虐待貓狗、大言不慚的對話,被捲進了惡質暴力的報復事件當中。

 

    於是她得到一個教訓:入侵禁止進入場所時,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會面臨相當程度的風險。

 

    整篇故事到結尾都是前後呼應的。無論是每一段「現在」,和「兩年後」的結尾、開頭失蹤的黑柴和結局出現的黑色柴犬、「隨風而逝」和「Like a Rolling Stone」,以及許許多多小伏筆,總是在後頭用令人驚喜的方式再度登場,彷彿映照著不同時光的感慨。「現在」的語調是輕鬆幽默的,河崎那不著邊際地說話方式除了令人傻眼之外,似乎還帶著那麼一點淺淺的寂寞。他在敘述不丹人和不丹的文化時,像是置身事外似的,卻和兩年前的琴美和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兩年來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?為何只獨留下河崎一人?「過去」則是有點灰暗的大人語調,儘管對話中的不少琴美對河崎的吐槽,但隨著真相一件件被揭開,暴力事件的陰影越來越擴散,這半邊的故事漸漸讓人愉悅不起來,甚至懷著小小的悲傷閱讀,身歷其境似地感到痛苦。

 

    排擠外人的現象,其實也不只是日本才有。我們對於不同於自己膚色、長相的人總是會有種莫名的異樣感。即使是像今天這樣發達而交流頻繁的國際社會,在美國這樣開放的國家,都難免會有對人種上的成見。在台灣,即使不是排斥心態,遇見外國人走在路上,難免不會打量一番。遇到需要幫忙的外國人,害怕自己能力不夠而不敢伸出援手,因為不敢承認這樣毫無正義感的自己,而惱羞成怒地認為外國人總是麻煩分子。現在的社會之中也出現了很多類似的事件,像這種莫名其妙的心態造就了多少社會案件。就拿今天的新聞來說,一個導護媽媽,在路邊看見國小學童遭到國中生霸凌,卻只是冷眼旁觀,不作制止或者告知學校警方處理,讓小學生身心飽受創傷。

 

    也許那個小孩學會這樣的處事模式,或者積極地進行報復,正義因此蕩然無存。

 

    我們都失去了可以為一件事情奮不顧身的熱血。

 

    我不信宗教,卻對多吉的輪迴論感到認同。倒不是因為希望死後真的可以輪迴轉世,而是如果每個人都有對待其他生物如對待自己及親人的心態,也許社會真的可以祥和溫柔,而不至於冷漠如此。

 

    但是輪迴真的可以制裁壞人嗎?報應或者宿命論對壞人來說是做壞事的阻力還是藉口?如果那群施加暴力的少年們真的還有人性,就不會把虐待生命當作是遊戲般嬉鬧,也不會恣意的踐踏琴美的善良。

 

    那究竟是社會的責任、宗教的責任、還是教育的責任呢?把神關起來的「河崎」,最後也解不開這個多重的謎題,才會選擇這樣的制裁方式吧。

 

    無論是對自己,或者是對應該受到報應的那個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nksea512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