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洞的十字架  

 

 

作者:東野圭吾

譯者:王蘊潔

出版:春天

 

 

把殺人兇手綁在這種空洞的十字架上,到底有甚麼意義?    -P.149

 

 

那天下午,手機裡傳來小夜子歇斯底里的哭喊聲,是惡魔縈繞在耳際的奸笑。無端被闖入的竊賊殺害,愛美的死訊徹底的撕碎了這個家庭,撕碎了道正與小夜子的心,也撕碎了他們的婚姻。纏鬥的審判、求刑的拉扯、死刑的執行,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夠在使他們從被害者遺屬的身分上獲得救贖,反而讓彼此更加清楚,曾經溫暖的這個「家」,成了他們如今亟欲掙脫的枷鎖。

 

再次得到對方的消息,竟是小夜子被害的噩耗。道正有點恍惚,還好他已經和小夜子離了婚,不然,他又再次成為了遺屬,這個可怕的身分。

 

 

『以廢除死刑為名的暴力』    -P.129

 

 

「空洞的十字架」是東野圭吾在本書中,對毫無意義的刑罰所做的註解。在期許死刑可以撫平傷口的同時,遺屬所得到的卻是虛無。1999年發生於日本的「光市母女殺害事件」,兇手至今尚未執行死刑。失去了妻女的本村洋先生,在法庭和社會間來回奔波。傷害已經形成,即使奪去兇手的命根本也無法挽回甚麼,也無法縫合任何血肉模糊的傷口。只是個結果,一個在遺屬心中「應該」出現讓事件落幕的「結果」。

 

這個結果至今仍未實現。

 

以死刑來遏阻犯罪的效果不彰,爭取廢除死刑的言論中,以長期觀察的犯罪數據來說明這點。類似的研究數據顯然很難說服大眾,首先面對的即是統計可靠度的問題。時間是單一線性前進的,以「死刑」作為變動要素,在同個地區,無法清楚的切割出兩個除了「死刑」之外一樣條件的觀察時期。社會環境、經濟條件、教育狀況等,犯罪不是單一現象,而是多重影響下所累加的。以「死刑無法去除暴力」為前提論述廢除死刑,在乎的是暴力行為是否能夠被阻止。然而,沒有死刑的審判,對遺屬來說,沒有結果的事件就像沒有結痂的傷口般重複被撕開、癒合,那是多麼殘忍的酷刑,卻不是針對應該被懲罰的對象。

 

 

審判並不是決定量刑而已,必須控訴被告的犯罪行為有多麼嚴重,必須讓被告知道,他犯下了滔天大罪。    -P.126

 

 

要怎麼衡量「奪去他人生命」這樣的犯罪,是爭執的重點。被強盜殺害的愛美、被蛭田殺害的小夜子、仁科史也的過去,東野圭吾把三個事件串聯起來,用以對照彼此的動機,向讀者說明既然犯罪是複雜的情緒,那麼一事歸一事,刑責就不該是唯一結局的走向。如果死刑的功用在於省去教化的麻煩,那顯然這對「奪去他人生命」的錯誤是個諷刺,對於遺屬也達不到仇去心快的目的。廢除死刑與否所起的爭議,不在死刑本身,而在社會對於犯罪者的「再造」是否視為必要。

 

因此,在討論本書是否支持死刑廢除與否之時,東野大叔給了個更重要的前提:刑罰的意義。空洞的刑罰是否符合人們對於刑罰的期待,或者根本扭曲了賦予刑罰的用意,而使其淪為名為正義的儀式?小夜子命案所帶來的三個動機不同、結果不同的事件,被用作對比小夜子通貫本書的論調,供讀者作更深層的思考。可惜的是故事說的精采激昂,但是對於真相的推導並無確切的證據,後半的情節關聯顯得有些造作,是個話題性大於推理性的作品。無論閱讀的人是支持或是反對死刑,都可以儘管從本書中獲取想要得到的論點,結論就是東野是個大眾作家無誤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東野圭吾其他作品:

 

《解憂雜貨店》簡短讀後感

《雪地殺機》讀後感

《假面山莊殺人事件》讀後感

《麒麟之翼》讀後

《誰殺了她》超雷殺人兇手推測

《浪花少年偵探團》簡短讀後

《以眨眼乾杯》短讀後

《伽利略的苦惱》、《聖女的救贖》讀後感

《十一字殺人》讀後感

《放學後》讀後感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pinksea512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