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名被害者  

 

 

 

作者:天地無限

出版:尖端

 

 

師大教授方夢魚因涉嫌殺害三名少女,以及企圖挾持一名少女周雨潔未遂,而遭到逮捕。此案引起全台譁然,照三餐狂洗電視新聞台的畫面。原本隨著嫌犯落網而漸漸失去關注的案件,因為收押中的方夢魚突然的驚人之舉,吞乾電池自殺,再度成為社會大眾追逐的焦點。對案件細節三緘其口的方夢魚,死前擺下斟水的紙杯代酒祭拜死者,四個紙杯成為故事的新焦點:凶嫌是否暗指第四名被害者的存在?

 

一般來說,明示兇手的推理故事,多半用「倒敘推理」的方式來呈現。從事件發生前開始描寫案件的經過,而後將故事的重心擺在探案的過程和兇手的應對。本書仍然是從事件發生後的時間點開始敘述,作者用「正敘」的方式,巧妙的把問題的焦點,從「凶手是誰?」轉移到「屍體在哪?」;《第四名被害者》的故事重心,就在於尋找被害者的屍體。沒有屍體的謀殺案無法成立,所以屍體的碎片,也是部分的器官,被安排製成標本放在凶手家中,成為案件的基礎,同時也設下第一道關卡的線索。

 

 

這是篇貼近台灣社會的華文推理。經歷過2014年風風雨雨的鄉民們,對作者在故事中穿插的電視節目片對絕對不陌生。這些寫實的畫面就像昨天晚上出現在ptt八卦板上的討論,或是經由「名嘴」在電視上播送的論述,也許讀者還能辨識出幾個熟悉的角色,大玩指認的遊戲。這有點戲謔的節目討論、網路流言,和本體的故事交錯進行,營造出社會對於駭人聽聞的案件所抱持的關注心態,並非把某件事放大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。雖然情節有點滑稽,令人略為不快的真實卻絲毫不差。

 

扮演偵探角色的是新聞台的知名主播徐海音,這讓探尋真相的過程起了個變化,不是為了聲張正義,亦不是為了展現過人的腦力,而是為了電視台內的收視率競爭。「殺人犯的形成,你我都推了一把。」,作者把媒體指導辦案的扭曲現像放大再放大,徹底聚焦在台灣這個收視率掛帥的社會中,觀眾和媒體人互相牽制所造成的影響。-*

 

「觀眾有知的權利」,當這句真理被用在新聞媒體無底線的追蹤報導時,我們都知道,那就變成了他們用來合理自己行為的藉口。我們對於這樣節目化的新聞感到反感,可是真正造成此等現象的,卻又是我們握在手中的遙控器。觀眾有需要知道被害者家屬的情緒嗎?觀眾有需要知道被害者生前最愛喝的飲料嗎?觀眾有需要知道加害者的弟弟從事甚麼樣的職業嗎?當故事慢慢的走向收尾,和嫌犯心中劇本相差不遠的情節走向,意外的展開令人無法當它是個意外,反而感嘆是個諷刺的悲劇,結局的安排頗發人省思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《沒有城堡的人》簡短讀後感

 

《虛線的惡意》讀後感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pinksea512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