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泰米斯之劍.jpg

 

 

作者:中山七里

譯者:林美琪

出版:瑞昇文化

 

 

右手執寶劍、左手持天秤的司法女神泰米斯。

寶劍象徵力量,天秤代表衡量正邪的正義。沒有力量的正義發揮不了作用,沒有正義的力量等於暴力。- P.87

 

 

昭和五十九年,久留間不動產命案發生後,刑警鳴海和渡瀨二人調查了被殺害的男主人放高利貸的帳簿上,六十五名客戶之後,鎖定其中一名嫌犯,楠木明大。在嫌疑人滯留時限內,利用拷問技巧、心理戰術,終於取得該名嫌犯的自白。一審遭判決死刑後,被告堅決表態冤枉,然而二審、三審仍然駁回上訴,死刑定讞。楠木明大最終在死刑執行前,於獄中上吊身亡。

 

昭和六十四年底,高嶋家強盜殺人案,逮捕的嫌犯迫水二郎坦承犯案。相似的犯案手法令渡瀨想起五年前的久留間命案,一問之下,迫水竟供出自己才是那樁命案的凶手。

 

組織試圖掩蓋的冤獄醜聞,渡瀨獨自進行的內部對抗。故事從平成二十四年,假釋後的迫水在出獄的第一天旋即遭到殺害開始,跨越了近三十年的真相,原來一切都不曾結束。

 

人類犯了罪,由身為同種族的人類來制裁,這個行為身就試驕慢不遜的。本來,就只有神才能制裁人嗎──? -P.87

 

 

東野圭吾的《空洞的十字架》、高野和明的《十三階梯》,以及藥丸岳《天使之刃》等推理小說,皆以死刑應不應該存在作為題材,探討罪與罰之間的關係。《泰米斯之劍》是中山七里以一起冤獄案被重起調查為主軸,討論的重點不再是死刑的存廢與否,而是拉高階層,探討人類給予「法律」至高無上的地位以及信任感的合理性。

 

科學上無法證明神的存在,將制裁的力量交付於天,除了消極的等待不明確的結果之外,也難安撫人心及安定社會。於是人類試著把神的武器放至左右手,以訂定公約的方式約束彼此行為,並且給予某些特定人士判斷並執行懲罰的權力。人類將他擺放在行為準則的最上端,作為約束,是發自人民所給予的信任,近乎於對神明的信仰。然而,無論在怎麼至高無上的地位,實際上給予審判的仍然是以人類,是存有感情和情緒的生命,無法與神相提並論。一旦混淆了「正義」和「情緒」的界線,是否也同樣替「天賦權力」或者「信任」帶來衝擊,產生濫用或者失序的判定?

 

 

而且冤案還會帶來一個更嚴重的禍患。

人民不信任司法。發現冤案之時,人民會開始質疑司法系統。這個判決公允嗎?這個證據正確嗎?偵查行為適當嗎?司法是不是惡意之士用來攻擊他人的長矛呢? -P.183

 

 

楠木明大的冤枉是一連串組織欲遮蓋醜陋的結果。發現真相後試圖揭開的渡瀨刑警,遭遇了組織的阻擋以及勸退,和當時二審的審判長,高遠寺靜,會面談話,簡單的對話中,呈現出作者對於「正義」的想法。理論上,正義是每個人良心所立下的規範,既然身為制裁人,其權力應該和正義為一體。但當「正義」被「情緒」綑綁,或者因為傲慢而脹大,正義便不再是神賦予的制裁的力量,而是攻擊人的利刃。

 

人民對司法的不信任,一如書中所給予的例子,皆能解釋作者的觀點。先是握有執法權力的人過於膨脹的自負以及廉價的正義感,過度的修正反而是一味的保障加害者人權而忽略被害者意識;最後司法為了拉攏信徒而採取走向民粹的捷徑,加速其崩壞的程度。

 

故事中鳴木自作主張的認定嫌疑犯後,利用各種手段達到嫌犯自白的目的。雖然作者還是很遵照「天譴說」給了他一個淒涼的結局,就這點來說稍嫌鄉愿了。實際上,如同鳴木還活著時無法認同渡瀨的翻案態度一般,多數持有自以為是正義的一方,無法體認到自己的正義造成怎樣的傷害,更甚者津津樂道者不在少數。為什麼?因為職業的神聖感給予他們的驕傲和自信,或者說這份驕傲和自信使他們誤會了其職業的神聖使命?

 

因為握有制裁的權力,所以傷害便不是傷害、殺人不是殺人了嗎?作者提出了日本司法為了修正和人民之間的信賴關係,引進了「陪審團制度」,有可能是更可怕的殺人利器。當情緒凌駕在法律之上,則法律失去了原先被賦予的高層級,只是淪落為人類報復的工具,那和加害者有甚麼分別?正義和幼稚的復仇心遭到混淆,法官為了彌補眾人的情緒,卻可笑的左右裁決的天秤,而摒棄了邏輯和道理也是另一端該擺放的砝碼之一。

 

 

原本,劃清善惡那條界線的就是人心。 -P.192

 

 

法律是個標準,用來區隔善惡。因為人性尚有富含感情的層面,無法取代神的公正不阿,因此訂定約束的準則。萬物都是一體兩面的,像書中的媒體自然是成了渲染情緒的幫凶,但也在最後用作了教訓之鞭。「法」訂之於人,用之於人,唯有透過不斷的辯論、挑戰,方能從搖擺的兩方取得平衡。

 

《泰米斯之劍》承載了作者欲傳達的「正義」,可能不只是司法層面的,而是更擴張解釋到關於群體和個人的矛盾。從結局來看,作者可能傾向正面的、所謂「不違背心中正義方能走正途」的使命感,即使渡瀨遭到組織的排擠,也能夠緊握著揭開真相的勇氣,是蠻理想化的寫法。因為楠木明大冤獄案而遭受懲處或失去職務的相關人士,難道可以抱持著渡瀨一樣反省的思考,或是更扭曲,或是憎恨?我們不得而知。之所以可以藉由渡瀨的經驗來省思,正好是因為渡瀨逃過一劫,還留存在警界,才得以揭開更黑暗的內幕。反之,這樣的正義存放在個人生存和他人利害關係之上,究竟是明哲保身更為重要,還是粉身碎骨渾不怕呢?我不討厭堂島,可能也是因為他正是一個平凡人的影子吧!

 

✒ 關於死刑:

空洞的十字架》簡短讀後感(2015.02.04修改)

 

✒ 關於冤罪:

奇想、天慟》讀後感

冤罪者》「所謂的正義」讀後感

 

 

✒ 其他中山七里:

嘲笑的淑女》試讀心得
追憶夜想曲》簡短讀後感
贖罪奏鳴曲》簡短讀後
《START!》試讀讀後
《連續殺人鬼青蛙男》試讀心得

《再見,德布希》、《晚安,拉赫曼尼諾夫》簡短讀後

 

 

 


 

arrow
arrow

    pinksea512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