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Image of 以我為名的變奏曲


 

作者:連城三紀彥

譯者:王蘊潔

出版:皇冠

 

 

    一個人死了就死了,一條命一次機會,難道人生可以按下重來鍵,重新設定?偏偏推理小說家就愛挑戰人體極限,破壞讀者的基本認知,不把被害者多殺個幾次不痛快。西澤保彥《死了七次的男人》中,外公死了七次是故事設定的結果;大谷羊太郎《死了三次的惡人》,則是將同一個人出現了三次的死亡作為故事的謎團之一;甚至連《名偵探柯南》中都有被殺了四次的男人之小宮山先生。由於生理上死了不能復活,因此多次死亡的懸疑性足夠,而且要如何合乎邏輯的解釋,並且說服廣大讀者,對作家而言無疑是場費心思的挑戰。

 

    雖然我看的書還不夠多,不知道同類型的謎團究竟起源於多早,但1984年連城三紀彥的《以我為名的變奏曲》,相較於前面所提到的幾個作品,年代上的確是早了一步,也許就此成為後世寫作的範本或雛型也不一定。

 

    一個車禍後整形成絕世美女的世界級模特兒,美織玲子,在自己的家中臥房被發現服毒後氣絕身亡,而且已經死亡數日了。嫌疑犯是日前被她任性甩掉的老醫生,但是老醫生的手中卻握有玲子生前交代他的,在這個世界上最恨她入骨的七人,其中六位的名單。於是老醫生拜託最信任的後輩幫忙,打電話向這六人威脅試探,試圖從其中找出真正的兇手。沒想到,才第一通電話,就讓曾經以大筆金額買下玲子身體的企業家畏罪自殺,而剩下的五通電話中,五個人的反應都像是自己才是親手殺死玲子的真兇,難道玲子真的被殺了好幾次?

 

    連城的〈返回川殉情〉,描寫同樣事件經由不同的角度來詮釋,有不同的行為理由;《以我為名的變奏曲》則剛好相反,同樣的殺人方式和過程重複的多次,造就了七個不一樣的殺人兇手。從一開始以玲子的視角來敘述事件的發生,兇手刻意用「某人」來稱呼,可以看出故事的主旨在猜測「誰」做了這件事。往後作者為了隱藏真相,把七個人都帶進模式相同的情節當中:他們都同樣赴了玲子的約,同樣在關鍵時刻交換了酒杯,同樣以為自己才是謀害玲子的真兇。同樣的橋段要重複七次,當然光是想到就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,是無聊到毛骨悚然,作者當然不會讓這麼無意義的事發生在行文造句中,如何運用寫作的手法讓七段毫無差錯的情節有不同的表現,端看作者的功力。連城三紀彥用了不同視角的手法,讓每一位嫌疑犯都有出場的機會,敘述自己和玲子的愛恨過往,再透過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色,剖析每位嫌犯的內心,以避免掉同樣的殺人案件及故事情節一再重複。

 

    不免有人對於仇恨的定義意見相歧,認為本篇故事中殺人的動機其實有些薄弱。從一開頭玲子的視角來看,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玲子,實在不用這樣來毀滅自己的身體和生命,只能說也許她的精神真的衰落到常人無法了解的地步吧。儘管玲子恨的是把自己的身體、聲音、形象等一切都利用到無以附加的人們,但是這一切並不是沒有替她帶來好處,有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。當然,也許她交雜在既想與眾不同、受人愛戴,又想追求平凡之中拉扯,但我覺得未免也太自以為是了吧。

 

    但是動機和人物的性格只是為了合理化故事的發展,而真正的主角應該是作者運用在玲子的「死七次」上所下的苦工。細膩的描寫也幫了作者相當大的忙,讓作者可以從容的在敘述之中隱藏一些陰謀。千轉百迴的劇情就如同書名《以我為名的變奏曲》,是以美織玲子為名,在看似不斷重複相同的曲調上,加入每個段落不同的人物和性格,佐以不同的恨意,力求反覆演奏時的差異性。篇幅不大,故事也不厚重,卻連連製造出驚喜,連結尾都不放過。

 

延伸閱讀:

《花葬》讀後

 
《人造花之蜜》簡短讀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nksea512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